宿松县第二届百名优秀医生|他们是默默耕耘的影像人
发布时间:2024-06-21
点击:2251次
[关闭本页]
  [打印本页]

  他们日夜坚守,常年工作与机器为伴,操纵机器、检查、阅片、审片,用他们的“火眼金睛”为临床诊断提供有力依据。他们在“影像世界”里默默耕耘今天我们走近“宿松县第二届百名优秀医生”之默默奉献的影像人。

  雷小勇,影像中心MRI室主任,放射医学主治医师,毕业于安徽医科大学医学影像专业。安庆市医师协会影像医师分会委员。各类专业期刊发表论文数篇。先后赴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北京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北大医院)、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301医院)、空军军医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唐都医院)进修。曾被医院评为“十佳医生”“优秀党员”荣誉称号。

  从事X线、CT、MRI诊断工作30余年,技术全面,对常见病及疑难病例的影像诊断有独特的见解。他始终坚持科学的诊断,严格遵守医德规范,以丰富的专业知识、满腔的热情为人民服务,为医院影像学科的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三十多年来,他从来丝毫没有因为繁琐的工作而轻言放弃,对工作精益求精、对患者耐心细致、对学术严谨求真,对科室管理科学规范。在平时工作上,为了能尽快给患者出具诊断报告或完成检查,减少患者等待时间,带领全科人员克服困难,加班加点,争取当天的患者当天完成磁共振扫描。

  张新名CT室主任,放射医学主治医师,中共党员。安徽省防痨协会第二届影像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安徽省全科医学会医学影像专业委员会委员。熟练掌握影像新技术的应用及影像诊断,专业期刊发表论文数篇。曾获得“优秀医务工作者”等荣誉称号,在“安徽省肺结节阅片技能大赛”“安徽省青年医师影像技能大赛”等比赛中获奖。

  2010年毕业于安徽医科大学医学影像学专业,同年7月于宿松县人民医院CT室工作至今。十几年来,他一直担负着CT的技术操作、诊断工作。工作勤勤恳恳、任劳任怨。连续五年取消了所有的节假日,全天候上班,连续五年没有回老家陪家人过个春节。他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多次赴上级医院进修学习,积极开展新技术、新检查项目。近期开展了小肠CT造影(CTE)及一站式胸痛二联CTA(主动脉、肺动脉联合扫描)等CT检查新技术,更好的为患者服务。在疫情防控期间,他与科室同事一道,坚守在抗疫一线,早到晚归。他以身作则,每天和同事加班到深夜,圆满完成了各项任务。

  “今后我会以更高标准要求自己,努力为医院的高质量发展及宿松卫生健康事业贡献更大力量”,张新民表示。

  吴飞,主治医师。安徽省医师协会超声介入专委会委员、安徽省医师协会介入医师分会第一届青年委员会青年委员、安庆市医师协会超声委员会委员,超声介入室负责人。先后到安徽省立医院、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进修学习。多次获评“院优秀医务工作者”称号。

  工作近10余年来,他始终坚守“用心去对待每一位病人”。他总是说“作为一名超声科医生,我们就是临床的“眼睛”。只有丰富的知识储备、多学、多看才能对疾病进行准确“定位”“定性”的诊断和治疗,更好地服务群众健康”。于是他经常利用自己休息时间,短期外出学习,学习肌骨治疗、超声造影、弹性成像及肿瘤微波消融技术。2021年他从安医一附院进修介入超声回来后,加班加点开展了超声介入工作并向临床推广、在医院支持下成立了超声介入室。自2022年以来,成功开展介入超声诊断与治疗技术300余例,包括细针穿刺活检术、粗针穿刺活检术、单纯性肝肾囊肿、甲状腺囊肿、乳腺囊肿、腱鞘囊肿超声介入治疗、积液、脓肿穿刺置管引流术、超声引导下亚急性甲状腺炎局部精准注射治疗、超声引导下肩周炎等肌骨关节疾病微创介入治疗等,疗效显著,不仅减轻了病人的痛苦,还为临床诊治带来了快捷简便的诊疗方法造福了患者,得到患者及家属的一致好评。

  2022年底新冠疫情期间,考虑到孕妇及新生儿肺部感染不能开展肺部CT检查,为明确诊断、为临床提供有效治疗依据开展肺部超声检查。除日常工作外还积极承担历年征兵体检工作及下乡义诊活动,连续多年参与无偿献血,累计超过1000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