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松县人民医院成功开展首例电生理监测下面神经微血管减压术 为面肌痉挛患者点亮康复希望
发布时间:2025-07-30
点击:33次
[关闭本页]
  [打印本页]
来源:宣传科、神经外科

  近日,宿松县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团队在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专家的指导下,一天内接连为两名面肌痉挛患者成功实施了首例电生理监测下面神经微血管减压术。这一突破性成果不仅为饱受面肌痉挛困扰的患者带来了康复希望,更标志着医院在功能性神经外科领域实现重大技术跨越。

  56岁的张阿姨(化名)被左侧面部不自主抽搐的问题困扰近 5 年。期间,她尝试过多种药物治疗,但效果均不理想,病情反复发作,给她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困扰。另一位患者王阿姨(化名),反复右侧面部抽搐4年余,以右侧颧部及眼周为主,自服药物治疗,可病情始终没有得到有效控制。​

  两位患者来到宿松县人民院神经外科就诊后,团队立即组织详细检查,结合病史、症状体征及影像结果反复研讨,最终确定采用电生理监测下面神经微血管减压术为患者解除痛苦。

  手术当天,宿松县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团队精心准备,在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戴易主任、陈三送主任的指导下,手术团队通过在显微镜下清晰显露面神经根部解剖结构,神经电生理监测实时把控神经功能状态,精准辨认压迫血管与神经的关系,小心翼翼将责任血管分离后,并垫以特殊材料隔绝,彻底解除血管对神经的压迫。​凭借精湛的显微操作技术和先进监测设备的保驾护航,两台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患者面部抽搐症状基本消失。

  术中通过实时监测神经电生理信号变化,医师能即时掌握患者神经功能状态,确保手术在保护正常神经功能的前提下精准解除压迫,大幅提高手术安全性与有效性。​

  面肌痉挛(HFS)又称面部抽搐,主要表现为一侧面部不自主抽搐,抽搐呈阵发性发作,且不规则,程度不等,是一种临床常见的神经功能疾病,多由于颅内血管对神经压迫所致,多在中年后发生,常见于女性。

  此次首例手术的成功,是宿松县人民医院加强与上级医院技术协作的重要成果,积累了宝贵的临床经验,显著提升了神经外科显微操作水平。医院将以此为契机,持续深化与弋矶山医院等上级医疗机构的合作,不断引进先进技术理念,培养专业技术人才,让县域及周边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用技术创新守护百姓健康。